澳洲醫院每週都會提供不同的課程讓醫護人員去上
1年20小時即可,通常在職教育訓練就夠
但蠻多的課程對臨床有相關我也會去報
今天上了一個糖尿病管理課程,來跟大家分享
一些DM小新知和澳洲常見insulin的種類跟order方式
上課方式其實類似聊天,然後大概10個參加者小小的,大家一起討論臨床上使用方式跟有無遇到特殊狀況或困境。
==============================================
去年起全澳開始實行病歷無紙化
但IEMR這個系統有部分還是都在調整中
藥物原則上都還是手寫藥單
BSL/BGL跟胰島素的部分則是電腦key in data
但會有另外一張專門表單要填寫
 
 
在表單的最上方一樣是病人貼紙:姓名、病歷號、生日等...
然後左側就是驗血糖的頻率-醫師勾選
 
 
急性病房通常都是三餐飯前+2100+0200,一天四次
然後給胰島素的醫囑在表格下方分成兩種(沒拍到XD)
一種是routine insulin order,通常就是隨三餐打會有insulin藥名跟DOSE。
另一種是supplwmwntal scale: S/S,也就是當病人血糖特別高時醫生會給額外的dose。
因為表格很清楚有SOP跟著走,BSL>20馬上通報RMO(R),16-20連續兩次才需要報,12-16連續三次才需要報,或是小於4,所以病房的糖尿病控制通常可以維持在一定波動,也不需要高時特別打給醫生問說要額外給多少,直接照S/S加上去就好。
澳洲每個病房一定都有自己的Hypo包,血糖偏低時直接給病人或是給些果汁,然後1小時候後recheck,依RN評估決定是否暫時增加驗血糖頻率。
============================================
目前澳洲最常見的insulin組合長短效為NovoRapid+Lantus
須注意:
"澳洲insulin不會混抽,同時段有兩種不同insulin就是分兩針打"
 
 
短效中NovoRapid是大宗,臨床正在減少NovoRapid30/70改成以NovoRapid30取代。
病房infusion方法我們是掛5%glucose IVF搭配 Actrapid+N/S依比例調後依protocol給,一般是給手術前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短期使用。
目前另一個品牌Lilly 也慢慢在澳洲推行。
 
 
其實作用時間, peak跟onset以下會差不多。
NovoRapid-Humalog
NovoRapid 30- Humalog Mix25
 
 
 
長效insulin方面,除了Lantus,Levemir其實很常被運用在孩童身上,因為這個長效藥物作用約12小時,比較符合學齡期運動量大,飲食變化較多去做調整。
另外有一個長效藥物Protaphane,則是推薦用於孕婦跟中風病人,效果大約也可以維持到12小時。
Lantus的好處就是可維持24小時,所以QD就夠,方便病人記得。
============================================
筆針因為每種insulin的濃度不同,所以不可以用胰島素空針直接抽會導致劑量錯誤;同時筆針必須先用2Unit排氣後再依照order轉劑量才會是正確劑量。
Insulin藥物cartridge包裝的才可以用胰島素空針抽劑量,照正常方法排氣即可。
保存方式一樣冰箱保存,開封後室溫保存28天。
一樣皮下註冊但不特別強調須捏起注射部位,除非真的是偏瘦孩童;需要輪流注射,避開lump。
>3
現在已經不建議注射於手臂上,因為造成腫塊機率較高且吸收程度較不平均,所以建議為腹部,大腿前側/外側,背後臀部腰後肌區。
目前QLD醫院已經在申請安全針頭for有些特殊insulin的Units有小數點一班針頭無法抽,例如Byetta跟Victoza。
Victoza還可以幫忙減重所以已經開發出減重針<3
另外還有一種重磅筆針!!!超大隻好稀奇,一個禮拜打一次就好
(照片中桌上後面是螺旋黃色加綠色那隻,那種不用排氣)
同時以醫院也開始申請較短的針頭5號for insulin 注射。
醫院筆針針頭常見都還是8號,但病人其實偏愛4/6號,4號超短只有4mm,很可愛也比較無痛。
=============================================
歐洲已經有trail在開發只需兩天注射一次的胰島素,之後澳洲會跟進。
同時歐洲已經在開發一種類似標靶胰島素,這種胰島素會在血糖高時主動釋放較高濃度,然後監測血糖濃度低時主動停止,目的是減少病人必須手動調整insulin infusion的頻率;通常目標是維持血糖在6左右,然後SC cannula每三天換一次。
胰島素給予原則上必須針對患者的飲食量做控制。
台灣是直接使用公式計算,澳洲則是算碳水化合物大約每1000卡等同novorapid 1U,讓病人因此可以針對自己食量去做熱量計算調整insulin dose,取代傳統要求病人少量多餐,少碳水化合物的方法。
這樣的治療方式可以提升生活品質跟自主權,我個人也比較贊成這樣的想法。
畢竟糖尿病是一輩子的疾病,沒有好壞,每天都得這麼規律頻率的注射或服藥,如果還要患者配合飲食計畫其實真的很不人道。
這是今天上課的分享以及一些心得
台灣的胰島素藥物跟相關內容其實我忘記差不多了XDD
因為是從台灣體制直接跳進澳洲,所以這種臨床課程覺得對我幫助很大,也可以減少給藥方式的差異。
話說澳洲跟美國光臀部IM部位也不一樣,youtube查了才知道 XD
arrow
arrow

    suny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