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影片聽說有點紅
但我沒點,只有看其他人截圖畫面,因為點了只會讓那人賺到點擊數=金錢=名氣=被注意
所以何必呢,不被觀看就沒有話題
但我還是想分享一下這件事我個人的觀感跟想法
歡迎理性討論但請問引戰
護理師(高考)跟護士(普考) 執照在我以前五專專科畢業兩張都可以考也可以拿,因為考試內容不一樣。
後來二專人數減少,進而沒有二專也取消普考,因此目前大多都是護理師(五專或大護都有)
差別只是醫學中心大多只接受大護護理師,也就是大學護理系四年,或是護理五專+二技(7年),或是高職+護理系四技(4年)的畢業生。
臨床上必備內外,基護專業等技能,護理人員不分執照哪種都是有一定水準的。
實際考試項目太久遠只能參考網路資料,但高考比普考難是確定的。
看我網站的人可能就會發現護士護理師兩個職稱我會交換使用
但最常見的是"護理人員" 因為其實我知道很多看我網站的人跟我年資差不多
但也很多正在就讀大學對出國當RN有興趣的
也因為這影片最近比較火紅
看到台灣有些人開始討論幹嘛沒事分出護理師師護士?
工作內容明明都差不多
這個問題不只台灣的人有疑問
其實在澳洲我也想過幹嘛分成這麼多導致臨床困擾
台灣還比較簡單,差異其實主要就是學歷問題跟 學習科目的內容多寡
可是主要的基本護理學、內外、產兒精公都有
因此我相信在大方向上只要考過執照都代表有資格在臨床上照護病人
那澳洲呢?
澳洲也是分成很多種等級
就像我之前分享過的
其實臨床工作上,一個病房裡也是有三種護理師
Enrolled Nurse- 護士 (EN)
Registered Nurse-護理師 (RN)
Clinical Nurse-臨床護理師 (CN)
可是澳洲就複雜多了
先從學歷講起
EN的學歷主要是Diploma,類似台灣的專科畢業,護理課程18個月含實習後免考試
畢業就可以拿到護士執照工作
RN的學歷主要是Bachelor,也就是台灣的大學學歷,台灣護理人要過來有多種符合的方法
如同我上面已提過的大護定義:大學護理系四年畢業,五專護理系+二技護理系畢業,高職+四技護理系畢業
但澳洲的護理Uni只需念三年,畢業後一樣不用考照,直接拿到執照工作
CN的學歷則沒有一定,CN在臨床上的定義是資深護理師
如同RN在臨床上有監督指導EN的責任
CN在臨床上就有監督指導RN跟EN的責任
CN通常會建議要有MASTER 碩士學位,然後必須在單位相關領域工作三年
可是在澳洲這個規定會依州別決定
有些要求MASTER,有些要求單位相關領域課程受訓
有些說一年經驗,有些堅決要三年才可申請
因此,這個部份我本身經驗還不多無法很確切分享澳洲的部分
所以今天就先回到護士跟護理師的部分做討論
我先把澳洲的差別講完
然後我想聊到護理師正名運動的重要性
澳洲的EN跟RN的工作內容有很大差異
這點其實有時造成我的困擾
我先說我目前觀察到的主要部分:
給藥:
EN不能給IV藥物,除非有特別另外受過靜脈藥物訓練課程
而且其他IM/SC-胰島素+B12等注射須找到另一個RN or CN核對
(澳洲所有侵入性藥物都必須兩位護理人員核對)
EN不可以做PCA/Ketamine pump護理
PRN藥物中EN須由RN核對才可以給
因為在澳洲AHPRA規定裡,臨床的評估EN需在RN監督下執行
管路:
EN不可以放鼻胃管, RN可以
EN不可以照顧氣切/stoma 病人/ 呼吸器
中心靜脈照護RN才可以
Cannulation/On cath/ IC針 受訓過的RN才可以
IDC/Foley也是RN才可以放, 沖洗等當然也就必須RN才能執行
NG/PEG 灌食其實EN/RN都可以做
但這邊有些EN不會操作PUMP, RN可以指導後他們執行 (灌食的品項貼紙EN一樣要找到RN簽名才行)
傷口:
通常一般常見傷口EN可以交班後換
但很多時候會諮詢RN意見
但若是拆縫線、拆釘都是RN才可以做
有些很懶的EN也不管你,反正只要類似這種比較ADVANCED護理就直接叫你RN去做
檢查/轉床:
影像醫學檢查如果需要護理人員陪同
EN不行,通常都是要RN送或是轉交班
有時人力不足病人只是CXR的話也許有些地方通融
但若病人有氧氣或是需要SUCTION的話一定是RN
以上是我目前工作到現在觀察到的大概內容
之後有機會會慢慢補充
但看我上面內容大家應該可以想像臨床上因為這樣的關係
RN有時在工作loading上真的大很多
而且也代表通常必須顧到比較難顧的病人
EN則是常常可以雙手一攤
有事就直接過來問你意見
出事了也算你的
因此澳洲的確在這個分級上有很明顯的工作項目差別跟內容
薪水也是不一樣的!
然後說到正名運動
我一畢業進台大不久後台大就推正名
其實我覺得感覺很好
因為院內全部專業人員都是師字輩
聽起來的確等級相通
同時過去台大護理人員底薪是醫療人員裡面最低的
我在的時候因為護理部爭取所以我們起薪才終於跟其他藥師/OT/PT/Dietitian等一樣
有些人跳針跟我說
叫護士有貶低嗎?
叫護理師就比較會做事嗎?
我的想法比較單純
早就沒普考 大家拿的是護理師執照
稱呼護理師 有什麼問題嗎?
而且醫院內看制服也知道身分(藥師?護理師?物治?職治?書記?傳送)
有些時候有些人會習慣叫醫師小姐/藥師小姐/護士小姐
其實都是尊稱 禮貌的話
如果問的人本身不太清楚職稱
臨床護理人員根本沒有人介意被怎麼叫
這個正名活動就我看來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想喚起大家的注意
"護理師是高考通過的師字輩 / 護理是門專業 "
其實不過是這樣罷了
可能有些人的就醫經驗不太好
或是媒體扭曲了部分的說法
但身為護理人我們真的不是很在乎別人的稱呼 只要態度好
而且當我們好好地說我們是護理師時
有些人回說: 護士護理師都一樣
↑↑↑↑↑↑↑↑↑↑↑↑↑↑↑↑↑↑↑↑↑↑↑↑↑↑↑↑↑
這不就是故意唱反調嗎?
如果都解釋完了還堅持要叫他想叫的名稱的人
這就是不尊重被叫的人的感受
很多臨床人員其實不爽的不是你叫錯
而是這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而且經過我上面一連串的文字
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護理師跟護士其實真的不一樣
因為高考真的比普考難阿.....
而且執照跟職稱上都很清楚是護理師
遇到硬要叫你 硬要挑釁的病人 或家屬
那時已經是感覺問題不是稱謂問題
(大家可能很難想像臨床上護裡不被重視的地步)
(奧客哪裡都有,醫院絕對不會比較少)
如果有醫師 或藥師 跟你說 請稱呼我醫師藥師
大家是否會用別的方式稱呼呢?
那護理師請你稱呼我們護理師
請問你可以配合嗎?
而且我聽到另一種聲音來自護理人員
有人說臨床問題這麼多不先處理
搞什麼正名活動
我想說
護理公會/學會/工會其實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
不該是因為今天推了一個護理師正名活動
所以其他活動都不能做
反而是應該開始把其他活動的能見度都拉高
例如降低臨床護病比
以及分出臨床護理/醫療工作內容界定
護理加薪以及 進修福利制度調整等
我贊成護理師正名活動
我也很支持其他活動 (如果有的話)
護理真的很辛苦
但可以幫助到人真的很值得
自己也會因為在這一路照顧看著生老病死過程中提高自己心靈成長
我承認臨床有很多態度/技術或是讓人不滿意的護理人員
但每個職場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的表現
"護理" 本身就是個該被尊重的工作
不要因為一些人的表現而忘記多數護理人員唯一想做的就是把病人顧好
希望他們穩定或好轉
在澳洲沒有人會特別介紹自己是RN或是EN
但是我們的姓名牌上會有名字
有些技術無法執行時EN也會跟對方解釋要找RN來處理
病人也都可以接受跟了解
但最主要的是
臨床大家都是叫名字
或是 Nurse /sister
有一次很可愛的一個80歲澳洲老爺爺問我
" Ivy, 你是Nurse還是Sister? "
當下我也是黑人問號???
問爺爺差別在哪裡
他說因為他們那個年代 Sister代表是比較資深的意思
但是那天換藥的時候另一個Nurse跟他說要去找其他Nurse幫忙後來找我
然後又聽到我叫那個本來的Nurse "Sister"
所以他覺得很困惑
因為他覺得我比較資深
我有跟爺爺說我們現在都沒有分Sister or Nurse
都很Sweet就好啦 也可以叫Love Sugar Candy
然後問爺爺要我怎麼叫他
他就笑得很開心合不攏嘴 XDDD 超可愛的
澳洲真的很多可愛的病人
但是因為我的病人也很多腦中風
額葉受傷 等
出現情緒不穩跟言語暴力的病人
有時也是快被氣到高血壓
但總而言之
不管在哪裡我覺得只要被尊重都是好的
在澳洲
"護理" 就是被尊重的行業
也許有些人資淺 或是做事隨便 傷口隨便換換
但不為因為這樣就有人把 "護理"全部拖出來罵
問斬
在澳洲不會有人在這裡說學歷
例如台灣可能會說護理系在大學裡分數最低等負面言論...
或是什麼專科小護士等...
好好把護理當成專業
不是服務業
我想這就是澳洲跟台灣最大的差別吧